为助力乡村教育振兴,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,商学院“青苗筑梦”实践队于7月18日至23日赴阜阳市颍东区老庙镇马楼村开展了为期六天的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。本次活动聚焦乡村青少年成长需求,精心设计了课业辅导、艺术素养、科学探索、红色教育、安全教育及情感交流等内容的系列课程,旨在丰富当地孩子们的暑期生活,启迪智慧,传递关爱。
7月18日,活动在热烈的氛围中正式启动。上午9点,开课仪式如期举行,实践队员与孩子们通过自我介绍迅速拉近距离,现场氛围热烈融洽。随后,“画眼中的自己”主题活动展开,孩子们用画笔勾勒自我形象,在创作中尽情展现个性与想象力。下午活动分为两部分:首先进行的是细致的课业辅导,队员们针对孩子们暑期作业中的难点进行耐心讲解;随后,一场生动的红色教育课开讲,队员们深情讲述“小萝卜头”宋振中的革命故事,引导孩子们铭记历史,传承爱国精神。
7月19日,活动注重寓教于乐。上午,队员们巧妙地将课业辅导与科学小实验相结合。在辅导学习之余,孩子们在队员指导下动手探索杠杆原理,制作简易投石器。大家认真测量、组装,在实践中理解力的平衡与传递。下午,队员们组织孩子们观看了电影《疯狂元素城》,奇幻的画面和温暖的故事引发了孩子们强烈的共鸣。影片结束后,辅导老师结合剧情延伸知识点,帮助孩子们梳理上午所学,实现了玩与学的有效结合。
7月20日上午,实践队员带领孩子们跳起了激情洋溢的课桌舞《大中国》,伴随着激昂旋律,孩子们通过整齐的拍手、摆臂动作,传递着对祖国的热爱,课堂内充满欢声笑语。下午,针对暑期安全重点,队员们开设了“夏日炎炎远离深水区”安全教育课。结合真实案例,队员们详细讲解了溺水的危害与预防措施,并通过情景问答互动加深理解,为孩子们的暑期安全筑起一道防线。
7月21日,活动融合了科学探索与艺术熏陶。上午,在完成课业辅导后,备受期待的科学小实验“纸杯投影仪”登场。孩子们在队员指导下,利用纸杯、手电筒等简易材料,亲手制作投影仪,探索光影成像的奥秘,在动手实践中深刻感受到科学的魅力。下午,童声合唱训练如期进行。孩子们在老师的耐心引导下,专注排练歌曲《唯一》,练习发声、磨合和声,稚嫩而充满朝气的歌声在教室回荡,展现出对音乐的浓厚热爱。
7月22日,活动兼顾知识普及与情感培育。在上午的科普教育环节中,队员们带领孩子们认识“二十四节气”,了解夏至后的节气特点与物候变化,并分享了实用的夏日防暑、健康作息等小贴士,增强了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。随后的课业辅导阶段,队员们耐心解答疑问,助力知识巩固。下午 “我最尊敬的人”话题分享会温馨举行,孩子们踊跃发言,有的讲述消防员勇敢逆行的故事,有的赞美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,言语间流露着真挚的情感。
7月23日,活动在学业辅导与心灵对话中走向尾声。上午队员们首先为孩子们进行作业辅导,针对性地解答学科难题。随后,一场特别的“写给十年后的自己”书信活动展开,孩子们在字里行间认真书写,寄托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与梦想。下午,一场重要的“学会告别”心理大讲堂如期举行,讲师结合案例,引导孩子们理解离别的意义,学习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告别时刻,为本次实践活动增添了深刻的心理关怀维度。
本次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,队员们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与青春热情,将知识、关爱与欢乐带到了马楼村的孩子们身边。此次活动不仅有效地丰富了当地青少年的暑期生活,拓宽了视野,激发了学习兴趣和科学艺术素养,还为实践队员们提供了宝贵的基层锻炼机会,深刻理解了服务社会、奉献青春的责任与担当。(供稿:商学院青苗筑梦实践队 许慧 龙成豫 摄影:陈雨菲 张婉君 刘媛媛 王明惠 赵文静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