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助力乡村教育发展,搭建城乡交流桥梁,智能制造学院“奔阜未来·向阳花开红色育苗”实践队于7月1日至7月10日赴阜阳市颍东区吕寨村开展为期10天的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,用青春力量为乡村注入温暖与活力。
7月1日,实践队顺利抵达阜阳市颍东区吕寨居委会。随即,队员们与吕寨居委会干部举行了工作座谈会。此次座谈会为后续精准有效地服务社区,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7月2日至5日,实践队来到村党群服务中心活动室,队员们了解到村里留守儿童暑期学习需求,开设了语文阅读指导、数学思维训练、英语趣味启蒙等基础课程,为留守儿童送去温暖与帮助。
7月6日至7日,实践队开设了手工剪纸、绘画、红色故事宣讲等特色课程。在手工课上,孩子们在风筝上绘画出自己的梦幻海洋;队员们讲述的革命小故事,让红色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悄悄发芽。教室后墙的“成长园地”里,贴满了孩子们的作品和心得,字里行间满是对知识的渴望。
7月8日至9日,实践队开展了家访活动。在家访过程中,队员们向家长反馈了孩子的学习情况,同时与家长探讨了教育方式,助力孩子们健康成长。此次家访交流活动,让实践队员们走出课堂走进家庭,架起了家校共育的“连心桥”。
7月10日,实践队在结对帮扶儿童的同时跟随村委会人员走村入户,宣传暑期儿童防溺水知识,耐心讲解安全要点,提醒家长看护孩子们不要私自下水,用实际行动为乡村儿童的健康成长筑牢安全防线。
十天的三下乡实践短暂却充实,智能制造学院“奔阜未来・向阳花开红色育苗”实践队用知识与热情为吕寨村的孩子们点亮了夏日的星光。从课业辅导到兴趣活动,从家访交流到防溺水宣传,队员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的责任担当,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留下了青春的注脚。(供稿:智能制造学院“奔阜未来·向阳花开红色育苗”实践队 刘飞翔 颜天同 摄影:施健伟 张雨璇)